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,自高宗时期参与朝政开始,又经过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,终于在公元690年称帝。在武则天称
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,自高宗时期参与朝政开始,又经过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,终于在公元690年称帝。在武则天称帝的路上,大批的李唐宗室因为反对武则天称帝成为她的刀下之魂。那么到武则天称帝时,李渊和李世民的儿子还剩下谁?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1、唐高祖李渊的儿子
李渊是中国历史上儿子比较多的皇帝之一,他一共有22个儿子,其中从第六子李元景开始,都是他称帝后所生,也就是说李渊从52岁称帝到70岁去世,中间一共生了17个儿子。
在李渊所有的儿子中,三子李玄霸、五子李智云、八子李元亨、九子李元方四个人早逝,其余的都长大成人。这些人中:
长子李建成曾经是大唐第一任皇太子,玄武门之变中被李世民所杀,他的五个儿子也全部被杀,建成一脉绝嗣。
李建成
次子就是唐太宗李世民,玄武门之变后登上皇位,贞观二十三年(公元649年)去世。
四子李元吉被李渊册封为齐王,玄武门之变中与太子建成一同被杀,他的五个儿子也都全部被杀,元吉这一脉也绝嗣。
六子李元景在贞观十年被李世民封为荆王,唐高宗李治继位后进封为司徒,永徽四年(653年),李元景卷入到房遗爱谋反案中,与儿子李则一同被杀,不过李元景并没有绝嗣,他的孙子李逖在公元705年唐中宗复位后被封为嗣荆王,不过李逖不久就去世了。
七子李元昌在贞观年间被封为汉王,贞观十六年(642年),李元昌与杜荷、赵节、李安俨建议太子李承乾兵变,事情暴露后被李世民赐死于家中,时年25岁。李元昌有一个儿子,不过当时才6岁,被送到兴善寺出家为僧,由于体弱多病,在17岁时去世,所以李元昌这一脉也绝嗣。
李渊
十子李元礼在贞观年间被封为徐王,高宗李治继位后被封为司徒,与太尉长孙无忌、司空李勣并为三公。公元672年去世,终年54岁。李元礼一脉为人相对比较低调,他的孙子李璀在神龙年间担任嗣徐王,开元年间去世。武则天登基之时也没有过度为难他们。
十一子李元嘉在贞观年间被封为韩王,垂拱四年(公元688年),李元嘉被诬参与越王李贞之乱,坐罪自杀,终年七十岁。不过李元嘉并没有绝嗣,他的孙子李叔璩继承了韩王爵位。
十二子李元则在贞观年间被封为彭王,公元651年去世,时年31岁,李元则没有儿子,过继霍王李元轨之子李绚为后。
十三子李元懿在贞观年间被封为郑王,公元673年去世,终年53岁,李元懿一脉基本没有受到武则天的伤害,他的四世孙李夷简在唐穆宗时期担任过检校左仆射兼太子少师。
十四子李元轨在贞观年间被封为霍王,垂拱四年(688年),李元轨卷入越王李贞叛乱,坐罪流放黔州,路经陈仓而死。他年幼的子孙都流放到岭南,不过武则天还是给他留后了,没有赶尽杀绝。
十五子李凤在贞观年间被封为虢王,公元675年在洛阳去世,终年53岁。
十六子李元庆在贞观年间被封为道王,公元664年去世,终年42岁。
十七子李元裕在贞观年间被封为邓王,公元665年去世,终年42岁。
十八子李元名在贞观年间被封为谯王,公元689年也就是武则天当皇帝的前一年,李元名被酷吏丘神勣构陷,坐罪被杀,不过李元名并没有被武则天赶尽杀绝,他的爵位又往下传了好几代。
十九子李灵夔在贞观年间被封为鲁王,垂拱四年(公元688年),联合越王李贞反叛武则天,事泄被捕流放振州,途中自杀,终年63岁。
二十子李元祥在贞观年间被封为江王,公元680年去世,终年55岁。
二十一子李元晓在贞观年间被封为密王,公元678年在任上去世。
二十二子李元婴在贞观年间被封为滕王,著名的滕王阁就是他建造的,公元684年去世,终年56岁。
在李渊的22个儿子当中,除了政变被杀的早逝的以外,只有十一子李元嘉、十四子李元轨和十九子李灵夔联合越王李贞谋反,事泄被杀或自杀。
2、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
李世民也比较能生,他一共有14个儿子,此外还有20个女儿,李世民的儿子们下场也不怎么好,几乎没有善终的,其中也有反对武则天被杀的。
长子李承乾在李世民称帝后被立为太子,贞观十七年谋反事败后按律当斩,可是李世民不忍心处死他就改为流放黔州,贞观十八年(644年)在黔州去世,时年26岁。
李承乾
次子李宽早逝。
三子李恪在贞观年间先后被封为汉王、蜀王、吴王,永徽四年(653年),卷入房遗爱谋反案中,为太尉长孙无忌所害,时年34岁。
四子李泰是李世民的嫡次子,贞观年间被封为魏王,曾涉嫌夺嫡,被李世民剥夺了继位资格,高宗永徽三年(652年)去世,时年32岁。
五子李祐在贞观年间被封为齐王,贞观十七年(643年),举兵谋反,事败被擒,废为庶人,赐死于内侍省。
六子李愔,在贞观年间先后被封为梁王、蜀王,永徽四年(653年),因吴王李恪同母弟之故而被连坐,废为庶人,流放巴州;不久之后又被改封涪陵王。乾封二年(667年),死于流放地。
七子李恽,贞观年间被封为蒋王,公元674年遭到箕州录事参军张君彻诬告谋反,自杀于家中。
八子李贞,贞观年间被封为越王,垂拱四年(688年)李贞起兵反对武则天当政,不过很快就被武则天给平定,李贞兵败自杀,李贞父子在皇族中的姓名也被武则天削除,改姓虺氏。
九子便是唐高宗李治,正是在他的放纵下武则天开始参与朝政,在李治执政的晚年,他因身体原因就将朝政交给武则天来处理,公元684年病逝,终年56岁。
十子李慎在贞观年间被封为纪王,因卷入越王李贞反对武则天执政的案件中被流放至岭表,途中死于蒲州。五子同时遇害,家属流放岭南。
十一子李嚣和十二子代王李简早逝。
十三子李福在贞观年间被封为赵王,公元670年在梁州去世,时年34岁。
十四子李明在贞观年间被封为曹王,永隆元年(680年),卷入章怀太子李贤谋反,降封零陵郡王,流放于黔州。永淳元年(682年),在武皇后的授意下,被黔州都督谢佑逼死。
小结:
综合看下来,在李渊和李世民的儿子当中,除了政变被杀和早逝的以外,凡是长大成人的绝大多数还是得到了善终,反对武则天称帝的主要有李贞(李世民儿子)、韩王李元嘉、霍王李元轨、鲁王李灵夔(以上唐高祖之子、李贞叔父)、李元嘉的儿子黄国公李撰、李元轨的儿子江都王李绪、李灵夔的儿子范阳王李蔼、虢王李凤的儿子东莞郡公李融和李贞的儿子琅琊王李冲。另外李明卷入章怀太子李贤谋反,被武则天逼杀。
TAG:李渊,李泰,长孙,汉王
沈阳历史变迁地图 沈阳城市发展的历史演变
是一份具有重要价值的地图,它记录了沈阳市的发展历程。沈阳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,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 … <a href="http://fyuns.com/news/216.html" rel="noopener noreferrer">Read more</a>